圖文 / 簡學彬 (大我文創 導演)

立冬後不久,六龜偶爾陰雨不斷,接連著下著好幾天的雨,那是個怪現象。似乎是依然還沒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但這裡的景色已隨著季節更迭。我們已持續紀錄著六龜歷經了即將兩輪的春夏秋冬,目睹著這些景觀、這些人們的變化。

頭一次來到六龜客運站,被這個日據時代留下的舊址所深深吸引,不禁讓我想要跟各位分享這個「古早味」啊!

從建材到格局,都還保留當初日據時期的樣貌。這裡當初是由日本人建造的旅館「池田屋」主要是接待所 軍隊駐防或日警的宿舍。

候車的長板凳,下午約兩點多,站內空無一人。彷彿感受到當時日據時代的六龜情景。

六龜人早期大都以伐木業為生,因為自然資源豐富又依溪居住,當時鎮上非常熱鬧。

現在在六龜老街上還不時透露著更早期六龜的伐木工業時代,街上林立的旅館、戲院舊址。更是說明了當年伐木業的盛況。一直到政府禁伐後,大部份的居民才改作農為生。

往返高雄市區的班車大約一個小時一班。

(高雄客運時刻表:http://www.ksbus.com.tw/part2-18.htm

木造的樓房窗戶,斑駁的痕跡,連木紋都還清晰可見。

這樣的時鐘很少見了吧。通常是古老車站才看得見的方形大時鐘。

車站旁的某面鐵板牆上,密密麻麻的立可白手寫字樣。一直到現在,這裡的學生出外念書依舊還是搭乘客運往返。從這裡要到高雄市區,至少得坐一個半小時。更往山裡去的桃源鄉那更不用說,要去上學來回就要四小時了吧。

早期的台灣是以農養工的社會,工業又到了科技產業。老實說很難想像上一代的人經歷過的變遷。但這是真相。真實發生在現在的各個城鄉。而這些城鄉差異確確實實造成了許多距離。不僅僅只是實質上的遠近,更是生命共同體的聯繫。

這個客運站從民國四十八年來營運至今,是所有六龜人的回憶。也是拉近城鄉距離的一個大載具。 這難得一見的日式舊址,也給了我一個充滿想像的一個下午。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高雄 六龜 車站
    全站熱搜

    dawo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