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導讀 / 劉兵

轉載自 烏有之鄉

 范達娜 • 席瓦(Vandana Shiva)/ 著  .  唐均 / 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 

《失竊的收成》簡介:

    跨國公司:「養活全世界」還是「掠奪全世界」?

    這是一本非常激進,非常有震撼力和衝擊力的書,一本與普遍流行的觀點頗不相同的書。

    作者是在大量實例的基礎上,以其獨特的理論和深刻的分析,很有說服力地講出了許多人們平常也許未曾深思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及其可能的解決方案,不僅僅對於第三世界有著重要的意義,甚至關係到整個人類的未來。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是否水火不容?

    面對國際經濟霸權對發展中國家資源的掠奪和破壞,我們到底能做些什麼?

    圍繞這些頗具爭議性的問題展開論述,這本以環保和公民運動為主題的小冊子甚至可以用「激進」來形容:滿腔義憤,激情四溢。

    作者深入剖析了農業、漁業、以及環境保護等各大領域的現狀,向我們描繪了一幅不容樂觀的圖景:跨國企業掌控了國際組織和國際經濟秩序,利用轉基因技術和不平等的國際經濟秩序來剝削發展中國家的貧窮農民,濫用發展中國家的自然資源,破壞傳統的人與自然的平衡,以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惡化和日趨貧困為代價獲取暴利。

    作為知名社會活動家,作者也穿插介紹了印度人民和非政府組織如何通過各種公民運動來抵制跨國集團的剝削和壓迫,以爭取自身權利,再造平等和諧的國際新秩序。  

作者簡介: 


    范達娜 • 席瓦(Vandana Shiva),世界知名的環境保護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作為國際全球化論壇領導人之一,她與拉爾夫 • 內達(Ralph Nader)和傑瑞米 • 裡夫金(Jeremy Rifkin)一道,在1993年獲得了有另類諾貝爾和平獎之稱的「適宜生存獎」(Right Livelihood Award)。

導讀
引言
一、全球糧食供應劫掠紀實
二、大豆帝國主義與本地糧食文化的破壞
三、被偷走的海洋收成
四、瘋牛與聖牛
五、被偷走的糧種
六、基因工程與糧食安全
七、再造食物民主
跋語  


 
對於全球化背景下之「發展」的深刻反思 ── 《失竊的收成》導讀

   

   范達娜 • 席瓦:從核子物理學家到生態女性主義者

    閱讀一本書,對作者的瞭解有時是很重要的準備。而閱讀一本看上去有些另類、與我們習見的說法很不相同甚至顯得激進的書,對於作者的瞭解就更加重要了。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理解為什麼作者會有如此激進的看法,並將作者的看法放在更廣闊的背景中去思考。

    《失竊的收成:跨國公司的全球農業掠奪》一書的作者范達娜 • 席瓦是一位有著重要國際影響的印度學者,也是在生態女性主義這一女性主義和生態環境哲學理論的重要分支中,最新發展的“第三世界生態女性主義”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她於上個世紀50年代初出生於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腳下的一個小山村。她的外祖父曾為建立一所女校而進行絕食鬥爭,母親是一位有著強烈女性意識的學校顧問,父親是當地的一名林務官。她從小在山村長大,親眼目睹了喜馬拉雅森林的逐漸消失,並親歷、參與了著名的印度婦女保護環境的抱樹運動。

    出於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愛因斯坦的崇拜,席瓦決定學習物理以瞭解自然。她認為「研究物理和研究生態並沒有真正的不同,後者只是增加了察看生態破壞和我們在這個星球上賴以生存的系統被毀壞狀況的向度。」她先是從事核子物理研究,曾是印度最出色的女性核子物理學家,後來因認識到核系統對環境和健康的影響轉而從事量子論研究,於1978年獲得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科學哲學博士學位,而後在邦加羅爾(Bangalore)的印度管理學院從事研究工作。

    兩個問題改變了她的生活道路:一是印度的高科技與貧困共存的現狀使她對現代科學的發展等於進步和減少或消滅貧困的線性方程式產生了質疑,並因此轉而研究科學與技術的社會與環境(context);其二是喜馬拉雅森林的消失和她參與抱樹運動的經歷。

    作為第三世界的生態女性主義者,席瓦對於生態環境和社會問題的關注,是與現實存在的問題緊密相聯繫的。1982年,她放棄了大學的教職,並于當年成立了科學技術與生態研究基金會,致力於使研究不再僅僅為有錢有勢的階層或政府服務,也要為基層運動服務。

    在授予席瓦「適宜生存獎」的評審辭中,評審者認為,她所領導的基金會是一個不同尋常的網路,其研究者們致力於支持人民的環境鬥爭,這些鬥爭的部分目標是清晰地表達並捍衛人民的知識。她領導該基金會在一系列領域做出了重要工作,主要包括: 

    1.在農業與基因資源方面,她對綠色革命及由基因技術引發的「第二次綠色革命」的批判性分析極具前瞻性,對農業發展意義重大。

    2.在生物多樣性方面,隨著70年代開展的「契普克」抱樹運動,她開始了生物多樣性的研究,發起社會運動來保護本地的種子。當看到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和知識多樣性的密切聯繫時,她又發起了反對“生物剽竊” 的運動。

    3.在世界銀行與WT0問題上,她對世行施加壓力,並參與協調了印度與 WTO有關智慧財產權及農業方面的主要談判。她還是致力於控制和干涉全球化影響的組織——全球化論壇的發起委員會成員,並領導了旨在保護人民知識和食品安全的國際運動。

    4.在生態和社會性別研究方面,其著作《繼續生存:婦女、生態和發展》國際影響深遠。她是1991年世界婦女與環境大會主席,致力於捍衛生物與文化多樣性。

    作為一位著名的生態女性主義學者,席瓦有多種著作出版,其中,像《繼續生存:婦女、生態與發展》(1989)、《綠色革命的暴力:第三世界的農業、生態與政治》(1991),以及她與德國學者米斯(M.Mies)合著的《生態女性主義》(1993)等,都是很有影響的代表作。以《生態女性主義》這本學術性很強的著作為例,這本書所探討的問題可謂相當廣泛,除去那些更為直接涉及性別的問題之外,還涉及到像宇宙觀、科學觀、自由、發展、社會體制、生態環境、核技術應用、生物技術等許多重要問題。

    「第三世界生態女性主義」:對全球化和「趕超」發展觀的反思

    按照美國《生態百科全書》中對生態女性主義的解釋,首先,生態女性主義是一種激進的政治活動形式,它來源於婦女權利運動、公民權利運動以及和平與生態運動的會聚,也對這些運動的會聚做出貢獻。其次,生態女性主義也包含了討論社會和環境的統治支配的原因、本質及解決辦法的各種理論。這些理論反映了主要來自生態學、歷史學、女性主義、文學、神學和哲學立場的多樣性。從席瓦的著作中,我們可以看出幾乎所有這些鮮明的特色。而且,席瓦還超越了早期生態女性主義的一些局限,例如不是站在中產階級白種女性的立場看問題,進而將第三世界的視角和第三世界更關心的問題引入理論當中。  
 
    在對於世界上現有的各種體制的批判中,席瓦的矛頭既指向作為其主要批判對象的父權制資本主義制度,同時,也認為社會主義體制(主要基於對東歐前社會主義陣營的分析)在最基本的前提上存在問題,與其所提倡的生態女性主義觀點不符。最後,在批判之餘,她也闡明了自己對於一種理想的前景——她稱之為「生存的觀點」——的看法。她認為對於目前世界範圍的生態、經濟和社會問題的解決不能依賴來自南方或北方的統治精英們,而只能依靠為生存而鬥爭的基層運動。那些參與這些運動的男人和女人們堅定而且激進地拒斥在工業化的國家中流行的資本主義父權制發展模式,而且要求建立一種非掠奪性的、非殖民的、非父權制的、尊重自然而不是摧毀自然的社會。對於所有的人,包括最貧困的人,都不必然需要向工業增長體制的歸併和這種體制的延續,相反,這種生存的觀點,才是生存下來的惟一保證。

    在席瓦的著作中,全球化一直是一個被充分反思和批判的重要概念。她是由從事當地的環境保護開始逐漸認識到全球化的危害的。相應地,她一直致力於立足印度的實踐,在全球的層面上,多角度、全方位地探討雙方的關聯,並將這種研究逐步擴大到民主與專制、和平與暴力等諸多方面。可以說,她對全球化的認識越深刻,對它的危害也就看得越清楚。因此,在她幾乎所有的著述中,對全球化的研究和批判都是一以貫之的重要主題。她用大量無可辯駁的事實揭露了全球化對民主政治、生態環境、傳統文化、人民生計等的破壞,指出全球化只是正在擴展至整個地球各個領域的「新殖民主義化」過程。「它並非關乎自由市場,它在盡其軍事、政策和一切可能來保衛跨國公司的利益。」一些國際組織本身,如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成為全球化的工具。他們利用資本和自己制訂的遊戲規則如「 智慧財產權」開始了新一輪的「圈地運動」,只不過他們圈的已不僅僅是土地,而是包括基因、生物多樣性、水等一切可資利用(對大多數民眾來講也是生存所必需的)的資源,以謀求利潤最大化。而這正是目前一切生態危機、政治危機、經濟危機乃至恐怖主義的根源。也正因為有如此的認識,她也才會在美國「911」之後,對該事件進行很有影響的分析。

    在席瓦看來,人們無法忽視這樣一個事實,即「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以及「進步」對於自然界的退化負有責任。作為生態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她也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科學和技術並非中性的。 基於這樣的思考,席瓦認為全球化並不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第三世界恰恰正是全球化的最大受害者。因而,她把對全球化的批判轉化為行動,發動領導了印度農民民主運動,向世行等組織施加壓力,並協調了印度和WTO關於智慧財產權、農業等方面事宜的談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席瓦的著作中,與全球化問題密切相關的所謂「發展」觀,也是被深刻反思的重要概念。對於與生態環境密切相關的發展問題,席瓦的觀點是,在不發達國家中盛行的「趕超」的發展策略,實際上是一種神話。因為這種發展策略是以發達國家的生活水準為標準,而要追上這種標準,就不得不走與那些發達國家同樣的工業化、技術進步和資本積累的道路。但以往發達國家的高生活標準是建立在一種南北殖民關係的基礎上的,對於發展中國家,要想以這種策略來發展,也是不現實的:首先,追趕永遠沒有完結,你追一步,人家已經又向前發展了;其次,要想讓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過上比如說美國人那種耗費資源的生活,依靠地球上的有限資源是不可能的。再者,生活水準的提高,是以對環境的破壞和生活品質的下降為代價的。席瓦這種對於「趕超」式發展的問題的認識,確實很值得我們借鑒,並促動我們對關於「發展」的通常理解進行深刻的反思。

    簡要地講,席瓦的第三世界生態女性主義的一些代表性的理論觀點,可以大致總結如下,即:

    1.宣導多元的生態文化,以取代「全盤西化」及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主導的單一基因文化;

    2.重新解釋人與人、人與其他生物、人與自然的關係,把人看成是一種生態存在,重視並致力於保護生態系統,強調萬物之間的和諧,以達到可持續發展;

    3.積極提倡關愛、關懷和公正的倫理價值,以相互依賴模式取代以往的等級制關係模式,反對各種形式的歧視,尤其要提倡社會公正。 

    跨國公司:「養活全世界」還是「掠奪全世界」 

    對席瓦其人和其主要觀點有了以上瞭解,再來看她的這本《失竊的收成》,就會理解為什麼她要寫這樣的主題,以及為什麼她會這樣寫。實際上,農業問題一直是席瓦所突出關注的重點問題。在這本書中,她集中地討論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合理的體制和制度利用科學和技術的進展,以「發展」的名義,給印度的農業帶來的災難性的破壞。書中的諸多案例,足以發人深省。對於「芥子油」被禁和全面進口國外大豆油這樣的例子,我們甚至會有某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書中對於在全球化背景下印度畜牧業、漁業現狀的分析,尤其是,對於打著「養活全世界」的旗號,利用最新的科學進展,開發、推廣和壟斷轉基因種子的孟山都公司的描述、分析和批判(它們佔據了全書很大的篇幅),也都揭示了許多我們大多數人平常並不一定熟悉但卻意義重大的嚴峻現實,以及現實背後諸多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重要問題。

    應該說,這是一本非常激進的書,一本很有震撼力和衝擊力的書,一本與普遍流行的觀點頗不相同的書。許多人也許不會完全同意作者在書中的觀點,但這並不是問題的關鍵。重要的是,作者是在大量實例的基礎上,以其獨特的理論和深刻的分析,很有說服力地講出了許多人們平常也許未曾深思的問題。如果此書能讓讀者重新思考和認識我們所面臨的這些重大問題,那就已經是非常理想的結果了。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及其可能的解決方案,不僅僅對於第三世界有著重要的意義,它們甚至關係到人類的未來。

    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女科學家卡遜的一本關於環境問題的著作《寂靜的春天》問世。那本書的問世引起了人們對於環境問題的特殊關注,成了西方環境保護運動的一個轉捩點。但是,《寂靜的春天》一書在出版後,也曾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甚至受到一些政府部門和涉及農藥的大企業的壓制、反對和封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生態環境保護運動的發展,《寂靜的春天》一書現在已經被公認為是環境保護方面奠基性的經典著作。相比之下,我們會發現,《失竊的收成》在很多方面與《寂靜的春天》一書頗有相似之處。《失竊的收成》一書中除了涉及公正和制度的現實問題之外,關於對轉基因作物與生物多樣性等問題的討論,雖然就驗證而言仍然需要時間,還不是馬上就有定論,但作者的分析和預言卻是言之有理的,絕非聳人聽聞的杞人憂天。

    雖然我們現在無法肯定地說《失竊的收成》一書將來一定會成為像《寂靜的春天》那樣的經典,但這種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而且,同樣地,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們認識的深化,這本現在表面上看起來相當激進著作,肯定會被人們逐步認識到其重要價值。

                                         劉兵                                          

                                         2006年7月28日於清華大學荷清苑

原文出處:烏有之鄉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失竊的收成 范達娜•席瓦
    全站熱搜

    dawo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