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b 15 Tue 2011 15:34
推薦:買買氏《棄業日記》──這一輩子一定要出走一次!
- Feb 11 Fri 2011 11:42
寒夜客來茶當酒──悠遊山城花滿園
- Feb 08 Tue 2011 12:15
Matzka的《兔崽子》── 部落裡的外省老兵
- Feb 04 Fri 2011 08:43
高雄的後花園,六龜
轉載自 傻子農夫
十八羅漢山,是前往六龜必經的道路
高雄的後花園在哪裡呢?就是讓傻子農夫一待就待了17年的地方,六龜。
六龜有什麼?有號稱蓬萊仙境的寶來、美容養顏的不老溫泉、六龜農村的黑鑽石蓮霧、藤枝山上的 野生茶樹,這些都是六龜最特別的特殊的在地特色。
- Jan 26 Wed 2011 11:29
有時候,人只要會唱歌就行了──林廣財《喚回‧排灣》
轉載自 南方都市報 邱大立
日前,在臺灣政大舉行了一場名為「山林的呼喚」演唱會。胡德夫、雲力思、林廣財幾員飛魚雲豹音樂工團的幹將終於重新集合,把臺灣最有力量的原住民歌 聲展現給世人。「飛魚雲豹」,這個名字已經很久沒有出現了。在2010年的年終,它又復活了。排灣族歌手林廣財在唱了幾十年後,終於出版了第一張個人專輯 《喚回 排灣》。製作團隊就是飛魚雲豹音樂工團。這張專輯的錄製過程漫長的流經臺北、屏東和北京,它就像一個讓眾人欣喜的嬰兒,終於在這一年的冬至應聲落地了。 《喚回排灣》有一個厚厚的文本,包括歌詞與歌曲的創作背景,以及排灣族經歷的故事。
林廣財出生於屏東佳義村的頭目家族。十多歲時就開始做工,跑船、當工人、在海邊種防沙林、做林班工,到台中大雪山山上整地除草。林班工大部分是原住民,排 灣族、布農族、阿美族、泰雅族,也有漢人,男女老少白天鋤草,晚上就升火唱歌,因為他們只能住在工地。工地是一個新的大家庭。大家聽不懂各自的家鄉話,音 樂就這樣成了共同的母語,人們圍著火堆響亮的唱,動情的唱,這種大合唱就彙編譜寫為了一首《林班歌》,它收錄在了《喚回排灣》裡。就在那時,林廣財終於認 真學習起排灣傳統歌謠,故鄉的歌一唱,就不那麼想家了。1987年,林廣財終於有了登台表演的機會。1999年921地震前,林廣財和胡德夫、雲力思認 識,一起參加了很多原住民運動如反馬告國家公園以及還我祖靈等。2008年夏天,林廣財作為樂團成員,隨雲力思及她的女兒去歐洲巡演,後來又認識了雲力思 的女婿荒井壯一郎,27歲的荒井2008年曾經與部落工作隊合作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演出。荒井對林廣財的歌聲非常震動,於是終於有了林廣財一張自己專輯誕生 的契機,荒井決定為林廣財製作《喚回排灣》。
- Jan 24 Mon 2011 14:41
六龜新開部落重建協會──手工水餃義賣&有機農園認養
脆筍水餃的創始人潘媽媽,甫從菜園歸來:「阿姨給你拜託,請大家來訂我們這個水餃喔!」,「大家重建這麼辛苦,我就想說我們這邊什麼最多?筍子對不對?我把它包成水餃,你看好不好吃?好吃,就請大家來跟阿姨訂,賺的錢全部給我們辛苦的協會重建!
土石流搗亂,重建之路迢迢,無論如何,還是要繼續走下去。新開部落重建協會潘媽媽說希望多點人還訂水餃,幫助部落重建!
- Jan 19 Wed 2011 10:44
夏聯會&兩岸犇報的六龜趴趴走
取材自 李中
2010年12月,夏潮聯合會與兩岸犇報團隊,協辦1211《城鄉牽手 走出八八》大我雲端市集台北展示會活動。
活動期間,兩團隊動用了近70名志工,堪稱該活動中最大的支援團體。從巨石的製作,到DM的分發,所有的苦差事,幾乎有求必應。有如一隻沉默的艦隊,默默付出.....
2011年1月,兩團隊應邀南下,與六龜農友在花園、果園、家屋、會議中,有了更深入的接觸。短短的兩、三天,他們對農友的奮起與努力,有了更深刻的體認。
會議中,他們更帶來了好消息:今年暑假,他們將在六龜開辦大專農事體驗活動,延續這份城鄉所帶來的感動......
- Jan 17 Mon 2011 10:22
說到泰安高架草莓
圖‧文 / 陳智葟
喜歡草莓、想吃草莓或對草莓有興趣的朋友,請你們多花三分鐘閱讀以下文字。您將對草莓有多一點點的認識。
黃紹政,一個住在苗栗縣泰安鄉錦水村沙埔鹿部落的客家二代。2003年,在一場反對「泰安溫泉風景特定區都市計畫」的抗議行動中,我們認識了;簡單的說,我們是經過一場小小的部落戰役而結識的戰友。
2005 年,農委會開始推廣「高架草莓」,那時,這些有心想改良草莓生產環境與栽種方式的小農,根本不受農會的親睞。之後,我們花了很多力氣跟農委會談,最後爭取到了一點小小的補助,在加上農民小額信用貸款......,就這樣,開啟了「高架草莓」的生產模式。在跨出第一步之後,2006年起,原民會開始加入了輔導原住民農民的行列。同時,部落也組織了「苗栗縣原住民溫泉蔬果生產合作社」,以此,作為小農集體生產運銷的起點。
- Jan 12 Wed 2011 16:37
1211《城鄉牽手 走出八八》大我雲端市集台北展示會 電視媒體影像報導
- Jan 12 Wed 2011 11:11
【拍攝手札】── 六龜 ‧ 南橫蜜釋迦
文 / 黃金鈴 (大我文創企劃)
1211 大我雲端市集活動籌備期間,我接到一位婦人的來電,夜裡婦人說話的速度略帶急切卻又顯得精神,原來是他的孩子為此次的活動設計了賀年明信片,要寄來給我看看,希望我能給點意見;後又為了攤位照片的關係,和她的女兒通過電話、MAIL,因著這次雲端市集的活動,似乎與他們全家都接觸到了!
這位婦人是產銷班第四十一班的班員,在以往的班會會議中鮮少聽到她發言,對她的印象並不深,只記得她在班會中曾遞給我張名片──南橫蜜釋迦‧林美豐。
- Jan 06 Thu 2011 07:01
大王菜舖子──找一群人,挺一群人,在宜蘭
文&攝影/大王
還記得,三年前,菜舖子才剛開始不久,青松與阿寶兩位前輩來花蓮,參加鐵馬影展,討論農業的事,會後一起在小白屋,聊了我們在花蓮推動的在地購買。那一天,阿寶說「應該要遍地開花!」,每個地方,都該有人,為當地的農人銷菜、也為消費者準備菜。這其實也就是「社群支持型農業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做城鄉規劃許多年了,也覺得,這件事情很有意思,有環境運動的味道、也有點像在搞社區營造。我們從3個家庭的共同購買開始,一直走到現在,現在菜鋪子在花蓮,穩定地讓一群吃菜的人,長期支持著另一群種植的農夫。雖然困難不少,有時挺累,但是心裡覺得爽快,總是樂在其中。
許多偏鄉社區感到好奇,覺得是個希望,時常會找我們去聊聊在做的事。有一次在災區,八八風災過後不久,高雄內門的一個教會找我們去,那是一個山裡的小村子,農業是他們還想像得到的機會。牧師找了許多農民一起來,大夥一起想想自己的未來。可能搞城鄉規劃久了,我看小村的未來,總是充滿希望,會後,牧師若有所感地說「很多這樣的小村,都該有個小舖子支持著…」。黃昏時刻,我跟牧師站在教會門前,一個阿伯騎著車爬上斜坡,叫賣著熱騰騰的菱角,還記得菱角真好吃,我跟菜菜子都好愛吃,我心裡頭想著,怎麼讓這件事變成可能?
- Jan 03 Mon 2011 15:45
六龜產銷班宋建華成立【傻子農夫】粉絲專頁
- Dec 30 Thu 2010 10:59
《百年排灣,風華再現》 ── 一個頭目吟唱的生命史
- Dec 27 Mon 2010 10:49
<大我雲端市集>靜修女中& 暨南大學陸生志工心得
- Dec 23 Thu 2010 11:48
當土石流像巨石滾落~~~我們是壓不扁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