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自《兩岸犇報》

編按:所謂「轉基因作物」(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GMP),是指利用DNA重組技術,將篩檢過的優勢基因進行複製,並植入植物細胞或組織的DNA序列,從而獲得新性狀的植物。這一技術克服了植物有性雜交的限制,使基因交流的範圍無限擴大,可將從細菌、病毒、動物、遠緣植物、人類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導入植物,獲取新的遺傳特性。

從1983年,世界第一例轉基因作物——煙草問世以來,關於轉基因作物安全性、科技倫理、貿易技術壁壘與公眾態度,一直是國際間普遍爭議的話題。目前,透過跨國種籽企業集團的商業推廣,轉基因作物已經滲入到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2005年,種植面積最大的四種轉基因作物分別為:大豆、棉花、油菜、玉米,總種植面積超過9,000萬公頃,單單是種子的銷售總額就高達52.5億美元。今年7月,《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金微、特約撰稿直言了,在北京、紐約同步發出一篇題為〈美國全面反思轉基因技術〉的特稿,對於20年來轉基因技術在農業上的運用及其環境後果,有較詳細的報導。犇報編輯部特別摘要刊出,供台灣的讀者參考。


 美國全面反思轉基因技術

 「我們過去用不了一滴農藥就能殺死的小草,如今被轉基因搞成了對所有農藥都刀槍不入的『超級大草』」。安德森是美國田納西州西部的農民,從去年開始,他就為一種叫做長芒莧的雜草頭疼不已。這種草每天可以長高七、八釐米,最高能長到兩米多,把農作物全都蓋在底下見不到陽光。

超級雜草成為農業殺手

 不下十種「超級雜草」正在美國22個州,至少上百萬公頃的農田中肆虐。這些農田的共同特點,是都種植了轉基因作物,並且使用了孟山都( Monsanto,美國農業生化公司 )的專利除草劑農達(Roundup)。如今,除草劑「滋養」出來的抗藥性雜草布滿了農田,農民被迫噴灑毒性更強的農藥。遺憾的是,對這種超級雜草來說,所有的除草劑都無濟於事。要開發新的除草劑來對付這些變異雜草, 孟山都說,至少還需要6年。

問題是,農民不可能等6年,為了除草,他們想盡辦法,或者乾脆用人工除草,在投入幾十萬美元代價治草依然無效後,不少農民選擇放棄。超級雜草在轉基因種植區蔓延,一些耕地被迫荒蕪。

在美國,轉基因作物正脫下神話的外衣,美國科學家表示:轉基因作物遠沒有當初想像的那麼美妙,更沒有轉基因技術公司所承諾的那麼神奇。

腸胃裡的農藥廠

 2009年5月,美國環境醫學研究院(The Americ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 )所提出的研究報告,引起一片騷動。報告中強調:轉基因食品和疾病兩者之間的緊密聯系和一致性,在多次動物研究中已被證實。「可能的話,醫生要教育病人、醫療界和市民大眾避免食用轉基因(基因改造)食品,並提供有關轉基因食品和健康風險的教育材料。」

報告中指出:「一些動物實驗表明,食用轉基因食品有嚴重損害健康的風險,包括不育、免疫問題、加速老化、胰島素的調節和主要臟腑及胃腸系統的改變」他們得出結論:「轉基因食品和健康的不利影響之間不是了無關係的,實則存在著因果關係。」世界著名的生物學家普什帕.米.巴爾加(Pushpa M. Bhargava),在審查了600多個科學期刊後,得出結論:轉基因作物是令美國人健康急劇惡化的一大因素。


更令人憂心的是,根據迄今為止唯一公布的一份人體喂食轉基因研究指出:所有轉基因生物在我們體內的殘留,可能是轉基因食物最危險的問題。美國環境醫學研究院說明:插入到轉基因大豆裡的基因,轉移到生活在我們腸道的細菌的DNA裡面去,並繼續發揮作用。這意味著吃了之後,我們雖然不吃轉基因食物,在我們體內仍然不斷產生有潛在威脅的基因蛋白質。說透徹一點,「吃轉基因玉米所做成的玉米片,會把我們的腸道細菌轉變成活生生的農藥製造廠,可能直至我們死為止」

蟲蟲危機

 健康之外,轉基因作物給農業造成的麻煩,也引起了學界和政府部門的關注。今年4月,美國國家科學院發布的研究報告《轉基因作物對美國農業可持續性的影響》中,針對讓農民苦惱的雜草問題指出,種植轉基因作物並沒有消除雜草,反而使除草劑用量持續上升,給環境安全造成威脅。

除了超級雜草,轉基因農田裡還出現了超級害蟲。由於轉基因作物並不針對次生害蟲,這使得一些次生蟲漸漸成為作物的主要害蟲,而除蟲劑則讓這些害蟲有了抗藥性,變成超級昆蟲,農民雖然投入更多的藥物治理蟲害,卻仍然無濟於事。

美國國家科學院說:長期實踐證明,所謂種植防蟲害的轉基因作物,需要拿出農田的20%來配套種植同類天然作物,以便讓害蟲「有飯吃」,避免它們成為抗體「超級害蟲」。也就是說,轉基因作物不但沒能防蟲害、反而促使原本是小蟲害的害蟲變成「超級害蟲」。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報告,用16年的實踐事實和統計數據明確說明,長期種植轉基因作物,會給農業經濟帶來無法彌補的副作用。

一直堅信美國農民將可從種植轉基因作物中獲益的美國農業部,也終於改口。在最新的統計中,美國農業部承認:種植轉基因後,農田作業的燃料成本提高了一倍多、農藥的用量超過了天然作物種植、種子成本也大幅度上升。

今年4月,美國司法部門重新審查孟山都等公司,對轉基因數據進行市場封閉的做法是否合法,這是美國司法部門首次介入轉基因技術的管理事務。一直以來,轉基因廠商都以專利權為由,禁止其他任何人或機構「徹底打開」他們的基因數據。不管是做檢驗還是搞技術改善,某人或某實驗室機構要「徹底打開」某轉基因數據,就必須事前獲得該數據專利所有人的許可。不過這次,轉基因公司被迫低了頭。

新一代轉基因技術

 美國媒體認為,美國政府已明確提出,第一代轉基因作物的種植和應用,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保有嚴重的安全威脅,如果現在不馬上改變思路和做法,轉基因技術很可能就此夭折。

事實上,孟山都、杜邦等種子公司早已敏感地感受到了美國官方態度的微妙變化,和民眾的抗拒懷疑。

6月8日,杜邦公司宣佈:其子公司開發的「新一代轉基因」大豆獲得美國農業部與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批准,並大約將於2012年上市。該公司布告說:這是一個「里程碑」發展,標誌著轉基因作物開發真正進入了「環境友好」和「保障健康」的發展階段。隨後,孟山都也做出反應,表示將推出「新一代轉基因」大豆等作物。

據瞭解,「新一代轉基因」的思路與第一代轉基因的發展思路截然不同,它不植入外來基因,而是關閉或者抑制某些可能會產生問題的基因。簡單的說,「新一代轉基因」採用的是基因沈默技術。美國學界以一個比方說明這種基因沈默技術:假如父母有某種遺傳病,通過基因沈默技術,讓那些疾病的遺傳基因在孩子體內處於「關閉」或「沈默」狀態,由此達到保健目的,而那樣做,並不改變人體原本天然的基因結構。

基因沈默還有待考驗

 不過,對於新一代轉基因技術,美國輿論並不是全然支持。

《紐約時報》在6月12日和20日發表的述評和社論說:十多年的轉基因技術產品開發大體無效,沒能實現承諾的教訓說明,人類還沒有完全瞭解基因功能。即便瞭解,也未必能開發出有利於人類健康和生態環保的技術產品和處理手段。

雲南財經大學社會與經濟行為研究中心顧秀林也不看好新一代轉基因技術。她認為,生命是自然演化的,不管是「基因插入」還是「基因沈默」,都是干擾生命的微觀結構和功能,都違反了真正的生命科學。生命體內所有的基因都處在永遠的互動過程中,強化或者弱化它們,後果都是不可預知的。「轉基因這條技術路線,從根本上就錯了,在一條錯誤的路線上拐個彎繼續走,不可能糾正路線上的錯誤」。

「從長期的發展角度看,轉基因技術或許最終能給人類帶來福利,但誰也不敢和不能保證那一定會發生。」《紐約時報》如是說。

資料來源:
中國評論網

原文出處:兩岸犇報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wogroup 的頭像
    dawogroup

    我不只是一個人

    dawo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